2023年05月12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简介

创新靶向药物国际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7月,是一所由国内外生物、化学、药学界高级研究人员组建而成、共同致力于探索开发全新药物的研究机构,涵盖了癌症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药物化学等高精领域。十大菠菜网正规平台是菠菜全讯白菜网最年轻、最具活力、勇于创新的学院,是学校机构改革于2019年7月设立的。现开设有药学和制药工程2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000余人。

经过多年的发展,十大菠菜网正规平台逐渐形成了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教学科研单位。学院教学科研仪器先进、环境优美、学术氛围良好、师资力量雄厚、国际合作办学富有成效,建有1个国家级和3个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平台,拥有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制药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药学学科获批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4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具有国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教学科研人员18人,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1人,重庆市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重庆市“百人计划”2人,重庆市英才计划2人,重庆市巴渝学者计划10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侨联首批特聘专家1人,重庆市教学科研创新团队5个。先后聘请8位世界知名新药研发专家作为学院顾问。

【科研平台】学院现有教学科研实验室面积5000平米,教学科研仪器价值3000余万,拥有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即:创新靶向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即:激酶类创新药物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创新靶向药物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和靶向创新药物重庆市2011 协同创新中心。

 建成小分子药物发现平台、药物高通量筛选平台、药物体内外活性测试平台、小分子药物与靶标相互作用平台、小分子实体化合物库、药物制剂与检测平台、药物智能虚拟筛选平台等涵盖新药研发全流程技术平台,拥有400M核磁、高分辨质谱、高内涵细胞筛选分析系统、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荧光倒置显微镜、实时荧光定量PCR仪、Biotage微波合成仪、转基因模型显微操作仪等涵盖了药物发现到新药安全评价前的主要测试仪器。

【学科科研】药学学科获批重庆市重点培育学科,近三年来在Cell、Angew. Chem. Int. Edit.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得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留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60余项,项目总经费达3000万元。

2018年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DE5抑制剂—抗ED和肺动脉高压一类新药(DDCI-01胶囊)”是重庆高校首个同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美国FDA临床批文的一类新药,已取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及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发明专利授权,于2019年以3000万元在重庆国家高新区转化,即将完成美国和中国II期临床试验;研发的RET/VEGFR2双靶标抑制剂(PZ-1片),是全球首创的同时针对RET/VEGFR2双靶标的小分子药物,可用于治疗RET突变的甲状腺髓样癌和RET融合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及其他实体瘤,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一类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批件号:2021LP01810,2021LP01811),该新药于2023年6月以4800万元完成转化,现已进入临床I期试验。

教育教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以本为本,立德树人”核心目标,坚持“11273”药学类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育人实效。获批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3门、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3门,立项校级一流课程、核心课程等10门,立项省部级教改项目13项,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主编副主编教材8部,学院教师荣获重庆市本科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重庆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省部级教学奖励6项。

【学科竞赛】近3年,学生获得各级各类科技竞赛50余项。其中,国家级20余项、省部级30余项。学生立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项目12项,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参与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或授权国际国内各类专利30余项。

【考研就业】学院教风严谨、学风优良,考研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学生毕业后考入复旦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8%以上,多名学生就业于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福安药业集团等知名上市企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合作交流】学院长期以来注重合作交流,与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西南大学、贵州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已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人。与国外著名高校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成效明显,送培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7人。

【获奖荣誉】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全国第一名、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2021重庆十大科技创新年度人物、第六届“中国侨界贡献奖”、“重庆市工人先锋号”、重庆市首届创新争先奖和重庆高校十大优秀科技成果奖等荣誉。